模切论坛

首页 » 模切行业论坛 » 『 模切技术讨论 』 » 征文投稿:模切----经验大死学问
caojunshan333 - 2011/10/7 14:52:00
谨以本文献给我的至交好友也是我的导师**个模切天才--姜胜
本文的宗义教育后进务实勤思,以积**的心态积累工作经验。
阐述自己的模切经验。

2005年,而立之年的我,因为偶然的机会,进入了模切这个对
我来说完全陌生的行业,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许多变化。说是
偶然还是要感谢**位和我同姓的妹妹,在**次面试时,因为HW
公司的当家人不在,同姓的妹妹在门卫室接待了我,并要我写
了**个个人简历,我是在门卫室借的纸笔,写的不多**张而已
,是她把我的那张简历,保存了半个多月交给了HW公司的副总
,同日我获得和H副总见面的机会,从此于模切接下了解不开
缘分。
  在此之前我在五金灯饰行业从事了7年之久,不断接触图纸

,看图作业使我对绘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我开始自学CAD绘
图软件,也就是这次面试之前,我刚刚结束1个月的CAD绘图培
训。也巧了我学绘图是从3D方面开始练习的,模切工程要做的
绘图竟然是很简单的2D图档,所以面试很容易的就过来了。
  由于H副总不常住东莞公司,**二天H副总亲自带我去了仓

库,教我如何认识公司的材料,仓库里大卷大卷的材料琳琅满
目,我高兴的看到都是**些**名企的LOGO:3M SONY NITTO
TESA,我记得当时确实振奋不已。H副总告诉我双面胶分为3个
胶系:橡胶、硅胶、亚克力胶。**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普通双
面胶属于亚克力胶,配合的离型纸(膜)上面涂布的是硅离型
剂。而硅胶配合的离型膜,是镀氟素的。双面胶分为两种形态
涂布,**是无基材的涂布,如3M 467和3M468。二是有基材的
涂布,有基材的双面胶有不同的基材,如棉纸、无纺布、PET
等。还有两种混合材料,**就是有基材两面涂布硅胶和亚克力
胶。二是在基材的两面涂布的胶水粘着力不同,可以满足客户
不同材料黏贴的需求。
    接下来H副总带我认识离型纸和离型膜,我当时就觉得这

些东西很容易懂,无非就是离型纸的材质不同如格拉辛,黄牛
皮纸等,在纸上有**面或两面弄得挺光滑,涂上离型剂弄干了
就可以了。后来我才渐渐明白离型纸和离型膜有着很多的区别
,如根据不同的胶选择不同克重的离型纸或膜,这里所谓的克
重有别于纸张的克重哦,如80G离型纸它表示的可是指每平方
厘米的纸张重量,**般是80G的离型纸厚度是0.08MM,而我们
选择克重时不是指这个克重,是指涂布的离型效果,或者说是
剥离力的克重,这个是要用标准的测试胶带在剥离机上可以体
现的克重。
    H副总带了我半天,告诉我很多关于材料的知识,可我难

以记得那么多啊,只有努力的记着。下午我**个人在仓库认材
料,努力回忆H副总给我讲的东西,核对着材料的属性。这时
看到了那个同姓的妹妹,她告诉我这样是记不到很多材料的。
要认识和记得这些材料的属性有**个好方法,就是做标本,把
材料剪成小块标本,贴在本子上,旁边写上材料的属性,这样
便于掌握也可以翻查,对于初入行者这是个很好的方法。妹妹
还告诉我曾经有**个仓库管理员,能够用鼻子分辨出**款材料
,闭着眼睛只要问**下气味就能叫出材料的名称编号。我当时
大为惊叹!知道现在我做了6年了还没有看到**个能类比的人

  接下来我费了**天的功夫,做了**本胶带的标本,收录了

当时仓库里所有的材料。其实在收集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材料都
能记住属性,这对我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。随着时间
渐渐认识的材料多了,驾轻就熟了就没再做过标本,那个本子
也被我丢弃了。后来我带人学的时候,都要求他们首先去仓库
熟悉材料,制作标本。当然制作标本不是目的,目的是要他在
收集时熟悉材料,可叹的是如果***个人如此做了,他很快熟
悉了材料,可是他把那个本子保存了下来,甚或后来的人已接
识下来,听我说要去认材料,就把本子借来看或者背,或者照
着做**个,没有了自己去接触和理解的过程,就像考试在作弊
**般,完全误会了我要求其去做的目的,不知道做工程的熟悉
材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。
   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冲型车间里到处打转,对每台机器都给

与了光顾,可惜公司有**个严令,不允许工程人员动机器,也
许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吧,当时也没多想。看机器不是白看的哦
,目的是要了解机器的性能,生产中它是怎样运作的,有哪些
辅助的功能可以利用。可别忽视这个环节哦,看人机料法环就
在这里!
    常言说的好:会看的看门道,不会看的看热闹,几天下来

我大概了解了整个模切工程制程的过程。
    开始做打样都是师傅做好指导书开好刀模,让我去备料跟

踪制作的过程,只是**个和各部门磨合的过程,给每个部门都
有联系,每个产品从头到尾是如何生成的,跟踪制作的过程是
积累经验的重要环节,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,不顺的现场理顺
好过事后的修改。开机师傅在现场操作时会遇到的问题,往往
是工程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到的。特别是对材料和机器不熟悉时
更会错漏百出,这个时候的沟通很重要,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
,保持良好沟通使你能够掌握好多看不到的东西。工程师若是
和开机师傅的关系不好或沟通不良,后面你设计的东西往往会
走很多弯路才能达到好的效果,甚至你要放弃自己的设计。
    我之所以能给姜胜先生配合的很好就是因为工作时的磨合

产生的默契。
    小姜小我几岁,但工龄却比我大多了。2000年得时候他就

进入了模切行业,那年他19岁,自进入HW公司就**直做了下去
。小姜文化不高,做事非常的执着,什么机器**学就会,做模
切的机器设备我没看到有难住他的。B副总是他的师傅,每次
提他的时候都夸他聪明。我在东莞对他早就闻名于耳。和他相
识是在**次他到东莞支援工作开始的。
    我们东莞厂开始使用的模切机器都是印刷机改造的,大斜

背机和老式的双座平压机。这些机器生产保护膜和简单的双面
胶还差强人意。**次接到**款诺基亚的终端保护膜,就是那款
保护屏幕用的保护膜,右上角有**个斜的亮银龙手柄,需要两
次套冲解决。从这个产品我接触了套冲的技术,B副总想要在
那些老式的机器上操作,让我设计刀模,现在想来很简单的,
可是那时我就废了好多功夫才弄懂的。
    套冲的产品都是层次比较丰富的,主材辅材多余3层,**

**步冲型是为**二步冲型开路,这里就有**个对位的动作要做
,这个细节是个关键,如果对位不准整个产品就是失败的。那
到底要如何对位呢?首先我在刀模设计上动手,在产品两端(
要离开产品**定的距离)设计两次冲型的套位孔,**步冲孔去
废,二步的刀模上板装柱子,再设计**块刀模下板,上模上的
柱子通过材料后进入下模板的孔,这个孔要比柱子的直径大**
些,柱子深入的长度要比下板厚度小,这样模具基本上好了。
有了模具我再选材料时开始选的是离型纸做底,在套冲时柱子
冲下来不能把产品套好位定位孔就烂掉了。换成离型膜的要好
很多,记得我有**篇文章说当时我用的机器套冲时需要用电眼
配合,有人说使用电眼做套冲是个失败的设计,但那时却是没
有其他的办法。老机器上是没有浮轮这个设计的,机器上有浮
轮做套冲是非常理想的。也许有人不知道我在说的是什么意思
。我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,知道小姜来东莞才给我解释清
楚的。
    套冲在**二步的时候,柱子穿过材料时它有**个导正的拉

力,如果材料前后都压死了,柱子直接会把材料给弄穿弄烂了
也不能导正。电眼是扫描到孔时机器慢了下来,说是导柱导正
的其实还是电眼导正的,所以基本上是失败的。浮轮,是指机
器上的压纸拉纸轮能在机器冲下来的时候浮起来,这样导柱子
在穿过材料时就能顺利的把位置导正。
    听到这些我才恍然大悟,原来套冲就是这样简单的。现在

可以这么说套冲刀模配套做的好的话,公差可以达到0.05MM以
内,记得有人说套冲的偏差会很大,解决的关键就在模具上。
模具的设计和模具的制作都是要求很高的,刀模设计的要合理
,制作的要精准,这是套冲出合格产品要因。
  论坛里经常来的都是技术人员,多少都想在论坛里学到挖

到些东西来用,这种心态很好。但我告诉你模切这技术靠自己
[size=5]亲身去体
daijun0769 - 2011/10/8 8:27:00
辛苦辛苦,模切之路在我国起步较晩,无依可循,均是靠各位在工作过程中想出办法的,现此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,与这些经验积累后再传播出去分不开的.
有了楼主这样的人,相信**模切行业会发展得更好
admin - 2011/10/8 22:15:00
白鱼大哥的在模切论坛写的文章都可以出**本书了,感谢感谢!
caojunshan333 - 2011/10/10 12:57:00
感谢各位的支持,请继续分享套冲知识:
套冲知识分享
1,套冲的基本概念:
利用定位孔+导柱生产那些需要2次或2次以上的产品方案,我们称之为套冲,那么

都是什么样的产品需要用套冲的方案呢?**是产品是多层材料组成,内有不易处理
或者有镂空的区域,比如手机键盘上的双面胶,屏幕上用的LED泡棉垫圈等等。还
有就是内外框间隙太小,刀模无法**次达到效果。再或者**次去废不理想的产品,
都可以用套冲的方案来解决。
2,套冲的基本理论:
套冲的产品在刀模设计上都有**个共同点,就是在载带上留两个以上的定位孔。利

用这个定位孔加上导柱,使产品多次冲型的工作达到**致的效果。这个定位孔和导
柱是很重要的,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定位,不过目前我们是采用的这种方式
,能够有效的解决公差在0.05mm以上的产品方案。要用好这个定位孔实际上设计制
作工艺时要很好的考虑它所在的位置、材料的宽幅,制作时不可避免的要添加材料
,生产的顺序要设计好,不能互相干涉。**般来说步距大的产品要用2个以上的定
位孔,孔距不能太大,这两个距离如太大,操作的失误率就大。套冲工艺对机台也
是有特殊要求的,冲型机上要有浮轮的功能,浮轮就是指压料轮能够浮起。这个轮
子在冲型过程中能够浮起离开材料,使导柱穿过材料上的定位孔时,料带的前后均
无拉力和压力,如果你发现料带孔壁上有被导柱摩擦的痕迹或被挣烂掉,那么工程
是失败的,绝对是没套准了。
3,套冲刀模的特殊要求:
套冲的刀模以蚀刻刀和高刀复合模为宜,刀锋和刀高根据产品的来定,基本要求和

其他模具没太大的区别。但是有**项,定位孔和导柱要求特别高,导柱装在刀模板
上,位移公差不能超过0.02mm,绝对不可以松动歪斜。如果达不到要求,基本你不
用上机,上机也没有好产品出来。如果使用钢刀复合模生产,**次通过的几率大大
提升,因为钢刀的生产工艺都是很精准的,比蚀刻模信用度高多了。但是另有**项
就是钢刀配蚀刻模的,配合定位柱就和这个公差有**样严格的要求。
sanming2008 - 2011/10/10 16:09:00
*近有看到楼主说的套冲刀模带打孔(定位)针,想不通的是备两套五金模分别做大、小尺寸,不就**劳永逸了?轻松避免各种问题。到新公司负责的是OCA,看到他们这样做套冲还真挺神奇的。
daijun0769 - 2011/10/10 16:38:00
黑水白鱼说得没错,我发现有些公司用激光刀模来做定位针套位模切,其产品精度可想而知了,
caojunshan333 - 2011/10/11 12:26:00


引用:
原帖由 sanming2008 于 2011-10-10 16:09:00 发表
*近有看到楼主说的套冲刀模带打孔(定位)针,想不通的是备两套五金模分别做大、小尺寸,不就**劳永逸了?轻松避免各种问题。到新公司负责的是OCA,看到他们这样做套冲还真挺神奇的。

兄台说的分别做如果是在同**个材料上,依然还是套冲的范畴。据说OCA的要求很高的,不知能否加QQ聊下!还请赐教哦!
苏XQ - 2011/10/11 19:45:00
有几个问题请教您:
    1、套冲的定位孔如何设计  2孔  3孔  4孔    哪个是*佳方案、
    2、定位针如何设计、整体多高*佳?定位针的锥形高度多少*佳?
江湖水果刀 - 2011/10/11 23:17:00
拜读了大作。期待有机会当面请教啊!忙过这几天先。呵呵!
caojunshan333 - 2011/10/12 12:20:00


引用:
原帖由 苏XQ 于 2011-10-11 19:45:00 发表
有几个问题请教您:
    1、套冲的定位孔如何设计  2孔  3孔  4孔    哪个是*佳方案、
    2、定位针如何设计、整体多高*佳?定位针的锥形高度多少*佳?

**般来说,两孔的比较灵活**些,这个连续冲型速度还是蛮高的,适用于小的产品,步距不超过50mm为宜,若是超过50MM的步距建议用3个孔,冲型速度要慢**些。4个孔的很少用,用在大的产品上,多用于手工操作。两个孔的都是垂直设计,距产品的中间做好等距。三个孔品字型设计,4个孔要设计防呆位,不要上下等距以免弄错了方向。定位柱的高度不宜太高,**般高出刀5MM,包括锥度,锥度不宜太长,1MM以内足矣。可根据机器的实际功能来设计模具,这个是不尽相同的哦。
苏XQ - 2011/10/20 12:21:00
好贴  别沉
xsm5858 - 2011/10/20 15:00:00
看了 对于我帮助很大啊  谢谢
thuxun - 2011/10/26 11:26:00
不错,写得比较详细啊!顶**下!
vbhot - 2011/11/9 8:43:00
之前就拜读过楼主的文章,现在又见新文,还是让我不得不佩服,文采飞扬。
投石问路 - 2011/11/9 14:50:00
我是新人,感觉你这帖帮助很大,顶起来。
caojunshan333 - 2011/11/12 22:05:00
其实搞这个我不太积**,能不能弄个有偿写作呢,需要看文章的要付钱,我们写的文章不付钱看不到,这样额外有个收入,真实的技术倒也是大家真正需要的,那就不是浮光掠影写的这些个了哦!
JSW615 - 2011/11/14 9:52:00
:)   顶
caojunshan333 - 2011/11/15 18:31:00
唉,知音难觅啊,怎么没有**个说有相同感受的呢?那别的高手能否告诉我您是咋走过来的呢?
zsq161320 - 2011/11/15 22:05:00
还行,顶起
tth - 2011/11/16 11:57:00
写得很精采啊
qing - 2011/11/18 16:41:00
好贴!!顶**个
jkrpo - 2011/11/19 8:05:00
很详细,顶**个:D
dgkdk - 2011/11/19 15:33:00
可以,受益良多:)
bujianli878 - 2011/11/22 11:25:00
好贴,支持,顶**个:)
zhongjiaming528 - 2011/11/23 8:34:00
楼主的经验直得**学,顶:D
dongguan524 - 2011/11/23 14:17:00
是啊,直得**学
hongmao887 - 2011/11/24 9:24:00
楼主的文彩太好啦~~~~~~~~~~~~~~
hongmao887 - 2011/11/25 9:41:00
楼主好,本文写的很中肯,读来专业有相当的水平,谢谢分享
haoduongsi56 - 2011/11/26 9:30:00
越看越好,谢谢,
电脑高手 - 2011/11/28 9:05:00
这编写得真好,顶的帖子也特别多的
 1  2  3 
查看完整版本: 征文投稿:模切----经验大死学问